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13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养老服务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一是以“放”为原则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2018年出台《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长府办发〔2018〕53号),拓展了养老投资渠道,优化了用地保障政策,完善了税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养老服务领域。同时取消了我市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放宽了行业准入条件,简化了机构备案程序,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开启了“绿色通道”。
二是以“管”为目的构建养老服务工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建立了包含32个市直部门的长春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了联席会议职责,出台了长春市《关于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任务分工》,为养老服务工作按职施策、协同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是以“服”为宗旨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养老补贴从“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的转变,整合提高养老机构综合运营补贴,完善困难老人入住机构补贴,设立贫困居家失能老人护理补贴,2020年,共发放各类养老服务补贴6252万元,为扶困助老及机构运营起到有力保障。此外,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长春市养老管理服务中心,指导各城区成立了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积极培育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展,为我市养老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提供培训管理及示范指导。
二、注重硬件建设,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断充实
一是抓好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投资2.44亿元兴建长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2021年建成后将可提供公益性养老床位800张。市、区两级累计投入1.2亿,对20家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实施了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设施升级;为全市52个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配发助浴设备、优化助浴环境;立足区域化综合保障目标,整合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15家,有效满足困难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
二是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社会资本注入打造的亲亲园、怡康园、仁大医养等为代表的民办养老机构正向专业化、规模化迈进。2020年,全市新建成民办养老机构14家,均已开展运营,在积极抗疫的同时,努力维护了养老机构稳步发展。
三是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联合市规划、建委、房管等部门制定《长春市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采取规划、建设、验收、移交“四个同步”模式抓好养老服务设施配建,2020年,全市111个新建小区落实养老服务设施规划,29个建成小区完成了养老服务设施验收移交,切实增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能力。
四是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我市作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积极扶持鑫夕阳温泉康复养老院、仁大医养中心、净月颐康医养中心等“医护、疗养”型综合性养老机构41家,照护型养老床位超过1.9万张,有效满足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
三、丰富服务业态,养老服务保障范畴有序拓展
一是抓好“购买服务”。2015年至今,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吸纳51家服务组织,为特困、低保、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10类特殊和困难老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购买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等11类居家养老服务,2020年,共为全市7019名老人提供服务98481单,提升了居家保障水平,效满足了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二是抓好“照护服务”。与市医保局紧密协作,评估签约98家养老机构纳入失能人员长期照护保险定点单位,照护型床位超过20000张,切实解决了我市失能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难题,提升了老人幸福指数。
三是抓好“适老服务”。争取省财政试点资金200万元,为5个主城区42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安全防护、生活辅助等11类30余种适老化改造项目,使困难老年人实实在在享受到政府关爱,提升了为老助老能力。2021年将继续开展此项目,拟投入260万元,为800户困难老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使政府的关心关爱实实在在传递到困难老年人身边。
四、规范行业管理,养老服务整体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规范养老机构服务秩序。会同建委、卫健委、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关停取缔不合规养老机构353家,整改隐患问题1300余处,保证了全市养老机构安全正规运营。为更好的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行为,保护入院老人、养老机构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市要求全市养老机构必须使用民政部、工商总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同时通过推动养老机构使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老人入院、生活能力评估、转床、退住流程化,机构必须在老人入院时完成合同上传和自理能力评估流程,大大提高了养老机构“标准化”水平。
二是加强养老队伍能力建设。“十三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行“最美养老院院长和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活动,以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累计投入200万元,按年平均2000人标准实施养老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特别是2020年,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组织“津-长2020年度养老服务及对口支援合作网上培训”,共培训我市民政系统工作人员和养老机构院长及护理员5298名,多层次、多维度增强了养老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
三是开展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发挥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作用,依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在全市开展新一轮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评出以3星机构南关区怡康园老年公寓为代表的星级养老机构34家,促进了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综合提升。
五、强化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逐渐提升
二是建立长春市养老监管与服务平台。2018年启动长春市养老服务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平台由养老机构监管平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以及高龄津贴、贫困居家失能护理补贴发放监管平台等模块组成。实现老人根据需求足不出户即可在手机小程序自愿选择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进行下单、对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同时实现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测评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
三是开通12349养老便民服务热线。老人可以通过拨打12349,实现服务需求与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的对接,由12349协调为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家政服务、健康咨询、法律维权、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养老便民服务。
针对您关于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将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医养康养稳步发展。完善医养结合保障政策。研究出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一次性奖补政策,把支持医养结合落到实处。推动康养产业发展,抓好国色天莲、国信南山、天香阁等一批康养项目建设,持续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是抓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培训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到2022年底力争培养培训4000名养老护理员;推动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居(村)委会等设置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岗位,以互助养老等形式开展常态化、专业化为老志愿服务。
三是提高公办机构服务能力。农村社会福利中心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改善设施条件,探索将闲置床位向社会开放,增强护理功能,提高运营效率,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护理服务中心。合理整合农村社会福利中心,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提高服务能力。
四是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跨部门综合监管体制;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提升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水平;依托长春市养老监管与服务平台,实现对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供应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监管;落实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防范、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责任。
五是开展居家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完善长期照护保险体系,配合市医保局共同研究建立居家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失能照护保险定点机构范围。制定照护服务目录和服务标准,统一开展规范性培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服务队伍照护水平,为居家失能老人开展上门护理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对于加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把您的建议变成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的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市的养老服务事业,并对我们工作给予监督,共同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